“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2月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这一要求。上证报记者梳理发现,2月份以来,“灵活适度”四个字已通过数量、价格和结构三个操作维度得到充分体现,有效对冲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从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上看,2月中上旬,央行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累计达2.7万亿元,对于维护春节后开市初期市场流动性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
但是这些流动性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也并非“肆意横流”。随着逆回购不断到期,截至目前,春节后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短期流动性已基本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
政策信号传递意味更强的是价格。“逆回购操作是短期灵活的,所以操作量没那么重要,更多是要观察市场利率。”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2月以来,央行先后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三级降”,带动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对企业应对疫情影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发挥了积极作用。
向战“疫”领域精准滴灌,则需要依靠结构调控。在疫情防控期间,央行设立3000亿元低成本专项再贷款,对直接参与防疫的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销售重点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对名单内的重点企业,由央行通过低成本专项再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的方式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月20日,发改委、工信部确定全国性重点企业876家,10个重点省市省级政府确定地方性重点企业共1082家,已有727家重点保供企业获得了贷款。财政贴息后,这些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仅为1.30%。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或被赋予更重要的职责。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更加”二字将如何落地?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在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操作中,降准、降息均有空间。其中,降准包括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降息则包括mlf、逆回购利率同步下降,进而引导lrr利率下降。
“问题的焦点在于存款基准利率是否要变动。”温彬指出,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可以直接有效地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因此有必要增加存款基准利率的灵活性和弹性。
温彬认为,降低存款基准利率要适时适度。所谓适时,目前通胀压力影响较大,随着二季度猪肉价格下降,通胀回落,存在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所谓适度,此前有声音担心此举会否引起“存款搬家”或“揽存大战”,但目前看这一担忧是多余的,而且这有助于把居民储蓄通过专业中介机构转变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日的表态,也为预判货币政策下一步动向提供参考。刘国强指出,下一步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进lpr改革继续释放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促进贷款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确保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明显进展。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将长期保留。未来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基本面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